11月12日,在学校如火如荼开展“教学提升年”活动期间,机电学院电子教研室全体教师前往南康城发智能制造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参观、学习、考察,把教研活动开到了企业和生产一线。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老师们与企业人员进行了高效、务实的合作交流。
中心副总经理许祺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并带领老师们参观了智能制造生产线。观摩生产过程中,老师们听取了企业工程师详解生产组织、人员配备、设备运行、工艺流程等作业环节,并与企业工程师探讨了技术问题。在智能拼版车间,了解到所有生产加工与调度通过云MES生产执行系统上传下控,通过车间物流调度系统,智能物流系统调度移动机器人、大型机械手和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分拣、搬运、存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达到了高效、准确、可靠、柔性生产。

交流座谈期间,各位老师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企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并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恳请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重点围绕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朱斌博士介绍了图像识别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分选领域的应用,并与企业技术人员探讨了图像识别技术在木材色选工艺中的应用难点;邬金萍老师分享并探讨了AGV小车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陈磊老师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践教学中码垛工作的教学经验,了解了板材自动码垛工作所需注意的工艺难点;罗国虎老师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探讨了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拼板成品检验自动化的方案。
通过此次别具一格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各位老师在企业找到了所教课程的教学案例,明确了智能制造企业对应用技术技能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最后,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方面达成了初步协议,共建我校毕业生实习基地,我校教师参与该中心智能制造实验室建设,力争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召开全方位合作。

据悉,南康城发智能制造共享备料中心是亚洲单体最大的橡胶木备料工厂,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以上。共享备料中心项目应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实施,主要包含共享备料、共享打样、共享打磨,共享设计等部分,同时通过VR/AR、云MES等技术实现备料生产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备料中心对家具的用料、生产、销售全环节做到更加完善的掌握,让近两千亿的南康家具产业更具竞争力,并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升级。